新闻热点

三伏天养生,千万别做这5件事!

三伏注意防暑

入伏,是指农历进入三伏天的意思

“三伏”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合称

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闷热潮湿的日子

 “桑拿天”将频繁出现

了解什么是三伏天

三伏天,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入伏后,由于天气多处于高温、高热、高湿,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,比如中暑、心血管疾病、心衰等。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,消耗大,很容易出现疲劳、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。

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,过不好三伏,会落下病根!

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

初伏 7月11日-7月20日,共10天

中伏 7月21日-8月9日,共20天

末伏 8月10日-8月19日,共10天

“三伏天”有哪些养生误区?

误区一:夏天过度温阳

很多朋友都知道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这句话,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人却不多。湿热体质的人或者体内阴虚有热者,如果再过多吃姜就会“火上浇油”引起上火。

同样,有人提倡夏季多喝羊汤也是这个道理,夏季喝羊肉汤进补只适合阳虚之人就算是阳虚体质者,夏季进补也需适可而止,不要大补。

误区二:夏天过度锻炼

“三伏天”养生要以避暑为主,静以养心,多静少动。此时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,在阴凉的地方、凉爽的时间进行,宜做体操、散步、打太极等轻度运动,只要微微出汗就好了,不宜运动量过大。

误区三:只防暑不防寒

对于很多夏季喜食冷饮、爱吹空调,喜欢贪凉的人来说,防寒更需注意。

经常待在空调房中,会导致不知冷热、免疫力下降,更容易感冒。

而且天气炎热出汗较多,切忌迅速、大口喝冰镇饮料,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,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,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,影响消化。

误区四:出汗后猛喝冷饮

大量出汗后因身体缺水,很多人猛喝冷水来解渴。由于大量出汗,身体中盐分也伴着流失,此时身体渗透压降低,这时如果迅速喝水,会导致身体低渗性脱水,出现“水中毒现象”。

此外,很多家庭一到夏季,家里顿顿离不开绿豆汤,不仅每天大量喝甚至当水喝。可是,绿豆汤寒凉,饮用过多易伤脾胃。

误区五:出汗后迫不及待洗冷水澡

“三伏天”天气炎热,稍微动动就一身汗,出汗后人体处于代谢旺盛、产热增加、皮肤血管扩张的状况,此时骤洗冷水澡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,皮肤血流量减少,回心血量突然增加,增加心脏负担,导致憋闷的状况。

此外,大汗淋漓后立刻冲凉水澡,还可能受风寒湿邪侵袭。

建议大家平时洗温水澡,具体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,即35℃~37℃。倘若不小心受寒,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。

健康安度三伏天

1 热水洗澡:祛湿邪

天热洗热水澡可以帮助祛湿邪,建议洗澡水温以35℃~40℃为宜,洗澡时间不宜过久。

2 开窗通风:防中暑

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,较差的空气质量容易致病。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,每次15-30分钟。或者每天可喝点预防中暑的“运脾伏寒茶”,防暑,助排汗。

3 注意补水:保津液

夏季人体出汗多,因此要注意及时补水,不要等口渴时再喝。建议每次喝水约200毫升左右,注意少量多次补水。

三伏天养生健康食疗

最热的三伏天要来了,体寒的人姜糖膏一定要常喝。在这基础上可以多吃三瓜,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,可帮助排除毒素,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。

吃苦瓜:入伏祛痱子

中医认为,苦瓜味苦,有清热解暑、清心除烦、健脾开胃、益气解乏、益肾利尿的作用。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,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。

吃冬瓜:入伏增食欲

冬瓜能清热化痰,除烦止渴,降火解毒、利尿消肿。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。

丝瓜:入伏平痰喘

丝瓜性寒,具有消暑利肠、祛风化痰、凉血解毒的功效,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、凉血解毒的“好帮手”。如果出现痰喘咳嗽、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

三伏注意养生

俗话说,“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”

三伏天气温高,湿气重,容易生病

若能在三伏天好好调理,注重养生

定会将疾病赶跑,健康度过炎炎夏天

KAI'S  MUM 

扫码关注

发布时间:2021-07-06 浏览量:188